为推动中央对湖北省脱贫攻坚专项巡视整改要求落实落地,院作物栽培所积极发挥农业科技优势,结合湖北省农业科技“五个一”行动,于10月18日在郧阳区大柳乡余粮村举办农业科技“五个一”之“联百企”“入千村”“帮万户”暨助力产业扶贫科技服务活动,为山区产业扶贫注入科技力量。国家食用豆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程须珍,湖北省农科院党委副书记、院长、首席科学家焦春海,市委农办主任、农业农村局党组书记严清华,以及国家、省、市有关科研团队专家学者40余人参加技术指导和科技物资捐赠,十堰市副市长王国恩主持活动并讲话。
专家组一行在堰期间,市委书记张维国,市委副书记、市长陈新武,市委常委、市委秘书长赵哲等领导分别与有关专家学者进行了会见和交流。
今年以来,院作物栽培所在郧阳区大柳乡建设食用豆核心示范区100亩,提供优良小豆品种“冀红352”,大力推广小豆和猕猴桃套作等绿色高效栽培模式;播种、收割和脱粒全程机械化、轻简化栽培技术;配合频振式杀虫灯和生物农药绿色高效病虫害防控等技术;并联合企业开展“订单收购+电商经营”,不断扩大和发展当地食用豆产业,助推精准扶贫产业化、规模化、品牌化。
活动现场,焦春海院长深刻阐述了湖北省农业科技“五个一”的本质内涵,希望省、市农业科技人员针对农业特色产业发展,将新品种、技术服务、科技成果转化等带进乡村带给贫困户,着力解决农业科技推广服务“最后一公里”、农业科技与生产需求“两张皮”等问题,用农业科技为农民脱贫致富树立信心和决心。
程须珍研究员表示,食用豆种类多、适应性强、种植范围广泛,是当前国家农业科技扶贫产业的重要作物之一;十堰山区基础条件好,科技力量强,发展食用豆产业大有可为。国家食用豆产业技术体系未来将继续选育更多高产、优质食用豆品种,对先进、适宜技术进行集成示范,为山区人民脱贫致富和产业提质增效发挥积极作用。
王国恩副市长对专家组一行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。他指出,在全国第六个扶贫日期间,各位专家齐聚十堰开展送技术、送科技物资助力农业产业扶贫科技活动,进一步将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能力,有效解决了我市农业产业发展中的技术难题,增强了困难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内生动力和自我发展能力,是真真正正在具体工作中落实“不忘初心,牢记使命”主题教育要求,实实在在地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建设“一懂两爱”三农工作者队伍指示精神。
活动期间,程须珍、焦春海代表专家团队向余粮村捐赠价值26900元的农业科技物资,并在余粮村贫困户陈友生家现场见证红小豆收购和2020年种植订单签订。
院党委书记、院长周华平,党委委员、副院长吴平华,院相关科室所负责人和专业技术人员参加技术指导和科技物资捐赠。



